当前位置: 首 页>>宣传教育>>家长课堂>>正文

【家校共育 心理公开课】家有大学生,该如何助力孩子心理健康?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2-09-09 09:11:03 




各位亲爱的家长:

家有大学生的您,近期有察觉到您的孩子有什么变化吗?您目前的家庭关系有什么变化呢?这些与孩子的心理状态发展存在什么关系吗?

欢迎您学习【家校共育 心理公开课】,让我们一起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美好未来助力!

社会支持系统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家人(尤其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帮助学生化解困扰、突破困境的重要资源。相信家长,也就是屏幕前的您,也在期待您的孩子能够身心健康,拥有明媚阳光的美好未来,您也在迫切地想要更好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为此,我们特别为学生家长们推送【家校共育 心理公开课】,分享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希望家长们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获得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求助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更好地接纳和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家长们积极收看,让我们一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孩子美好未来!

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1.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这些问题包括童年期长时间被寄养,与父母分离时间较长;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过度严格或溺爱等);过度受关注的家庭环境;频繁转校、转学等。

2.面临各种严重现实困难的学生。这些问题包括刚刚入学面临适应问题;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异常困难;毕业求职困难;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问题;因病休学或复学;异地恋等。

3.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包括被严重伤害;失恋;遇到严重挫折(考试失败等);亲人丧失;多次参加高考;违反校纪、校规被处罚等。

4.被心理和精神问题困扰的学生,这些问题包括有自杀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各类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家庭中有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成员等。

5.存在异常行为表现的学生。这些异常包括明显的人际关系异常(孤僻,频繁的人际冲突等);网络成瘾或游戏成瘾;明显的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异常低落或高涨等);生理活动异常(饮食、唾眠等方面);通过一些途径,如日常交流、网络空间发布过异常信息(内容过于偏激、怪诞);行为表现与大学生的角色存在明显差距(不关注学业、心思在其他与大学生活无关的领域,经常夜不归宿);过于完美,一贯积极,对自己的期待过高要求过严(太多特长,太多社团活动);行为模式的突然变化等。

您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孩子出现的异常表现都应该引起关注。

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存在偏见,认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有精神病,或者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其实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出现心理问题寻求心理援助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能够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的学生往往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一些回避、抗拒心理帮扶的学生却可能出现心理困惑后没有及时的倾诉与解决,反而有可能演变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作为家长,您需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做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孩子心理状态,使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心理困扰时期,最终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成长的目的。

1.请多给予孩子一些关心和爱护,多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的苗头。

2.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请积极主动陪同孩子到医院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告之学校。

3.对于有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既往病史的孩子,需要家长督促孩子遵照医嘱,按时复诊、服药和咨询,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4.如果孩子出现情绪极度不稳定、有自杀倾向或行为,家长需进行24小时监护,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5.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样都有可能被治愈,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保持积极心态,就能够解决和康复。

本文来源:天津轻工学工在线

上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应知应会(上)

下一条:【心|指南】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指南——致家长的一封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