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小萌新们即将进入大学,会面对很多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比如说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如何科学消费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起到科学引导的作用。每个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是按月给还是按学期给?你知道孩子把生活费都用在哪些方面吗?家长如何做才是科学正确的呢……
重视家庭的作用有利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家庭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的结构模式、教养模式、家长性格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重视家庭的作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有利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家庭的结构模式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普遍,许多家庭的模式演变为4-2-1式的,这势必造成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这些性格习惯在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后便呈现出弊端:有的同学不顾其他人感受按照自己的作息习惯来生活;有的同学从来不打扫卫生,也不注意个人卫生;有的同学缺乏物权意识,将他人的东西当自己的来使用。这些行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由于离婚、留守、疾病或者意外等因素导致不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处于单亲甚至双亲缺位的状态。这种状态弱化了他们建立正常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能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家庭的教养模式对学生心理具有重大影响
心理学家DianaBaumrind(1991)归纳了三种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家长,放纵型家长,权威型家长。专制型家长强调合理化的规则,要求严格服从权威。他们一般认为儿童除了履行与成人同样的义务外不享有其他权利。他们希望孩子不添麻烦,无条件地接受大人的是非判断“,我这么说你就得这么做”。放纵型家长很少要求孩子,给孩子太多的自由。这类父母常常给孩子与成人几乎相等的权利,却又不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不注重规则,孩子可以自行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权威型家长在给予孩子爱和亲情的同时,会坚决地对孩子进行始终如一的要求和指导。这种父母让孩子和自己有平等的权利,当他们约束孩子行为的时候,不是以专制的方式进行,而是采用关怀和支持的方式,对孩子说“:如果这样干有道理,那你就去干吧。”上述三种养育模式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会有不同的表现:专制型家型的孩子一般都很顺从,能自我克制,但遇到问题容易产生退缩,抑郁和焦虑,性情也会比较古板。放纵型家庭教育的孩子依赖性强、不成熟,面对问题时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通常会因为学习环境转变而荒废学业。民主型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进入往往较近有能力、能自控、有独立性、有主见和好奇心,能够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遇到问题也能较快地找寻方法解决。
三、家长的性格对学生心理具有重大影响
家庭中家长的性格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对新生儿的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开始时性格并没什么区别,后天性格与父母共同作用有很强的相关性。国内外对于强迫症的研究表明:50%的强迫症患者父母有过分的要求秩序和检查等行为,强迫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的焦虑、抑郁、强迫等性格可能是影响青少年强迫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其教养方式:家长高度表达的情绪以及过度保护,缺乏温暖也容易导致强迫症的发生。所以父母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以及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中学生工作中有必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工作,这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可以确保每个家长能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能将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应对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加强宣传,树立沟通意识
家校沟通的意识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高校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学校可以抓住新生开学报到这个机会,做好宣传工作。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途径建议家长在大学期间尤其要注意子女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在保证其他同学隐私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具体实例,向家长说明学生虽然进入大学生活,但是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提醒家长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要与学校班主任及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经常沟通。
五、建立多种平台确保家校沟通渠道畅通
身处信息化社会,当今沟通方式日益多样。面谈不再仅仅是唯一的手段,电话、电子邮件、飞信、QQ、博客、微博等,使联系更加多样化,便捷化。高校可以率先做好平台建设工作,向家长公示班主任或者学生工作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于家长进行主动沟通。同时,学校也应及时更新学生家长的信息,建立完善的学生家庭信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得以顺畅地沟通。
六、在学生有心理危机发生时及时联系家长,确保问题得到最合适的解决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出现心理危机,但是原因应追溯到他们的家庭及成长过程。所以,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联系家长一方面是从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可由他们决定如何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由家长协助能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家校沟通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之一。高校应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家庭与学校沟通顺畅、有效,保证他们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来源:佳达信息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