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宣传教育>>家长课堂>>正文

家长微课堂04|关注大学生情绪,维护心理健康:面对子女的情绪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3-03-14 09:07:18 




“快乐家· 共成长”线上家长课堂系列微课将在春节期间持续保持更新,本组微课以家庭关系为核心,使用“音频+文字”的形式,全面地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希望各位家长可以在微课的学习中做到与孩子共成长,构建快乐家。

说在前面:

我的一位小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品学兼优,多才多艺,亲戚朋友们都羡慕她的父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然而有一天我听到她说,她曾不止一次地考虑过自己的死亡,那段最难过的时间,仿佛以往足够用的应对系统瞬间崩塌,情绪持续低落,脑子里总有无数纷乱的想法,感觉自己的人生无望,甚至出现一些强烈的躯体症状......

她感觉自己好像生病了,但即使是这样,她也不敢告诉父母,因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完美”的小孩......

大家好,欢迎来到南国北师心理咨询中心。今天,我们听刘思哲老师讲讲——“关注大学生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青少年出现情绪困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的数量与日俱增,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呢?

01.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身心是交互的,心理的健康能影响身体的健康,如:

睡眠问题、溃疡、恶性肿瘤等疾病与情绪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品质、问题解决能力等。

当孩子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时,需要首先解决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

02.加强对孩子心理问题的理解,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去污名化

作为父母,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往往很难理解发生了什么,更别提去接受和承认孩子有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

明明我很爱ta

明明ta比我们那一代有更好的条件

明明我们也很少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打骂ta

为什么孩子还会生病呢?

Ta是不是太软弱了?

Ta是不是装病?

只要过一段时间ta就能自己扛过去了?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任何疾病的影响因素都不是单一的,心理问题不仅仅与个人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还与生物、社会环境以及三者的互动有关。

比如抑郁症的病人,其大脑皮层、神经递质等功能失调,通常需要药物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所谓心理问题往往也是带有功能性的,是一种适应性的信号——即提醒个体需要及时调整环境、做出改变。

另外,不同于身体疾病,心理问题好像更加难以启齿,然而事实上,所有人都有患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不分男女老少,亦不能以此来判断坚强和软弱。就好像当一个人累了,躺一会ta就可以站起来,但是当一个人骨折了,你不能要求ta立马站起来一样。

03.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状态并了解应对策略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在法律上虽已成年,但是事实上,研究表明,其大脑皮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上教育年限拉长的影响,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把这个阶段定义为“成人初显期”,即青春期到完全成年的过渡时期。

这个阶段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许多的不确定感、不稳定感等,从而产生较多心理冲突,而父母恰当的关心、敏锐的觉察和及时的支持是其成功度过这一阶段重要力量。

“哭泣能让我缓下来

更好地感受人生难题的重量。”

——《头脑特工队》

文章来源:北师学工



下一条:家校协同·携爱成长|带你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与主要发展任务

关闭